美國VS台灣文化大不同?第一次美西自助行,11個食衣住行觀察趣事分享!
因為這次旅途跨足了北加州(舊金山)和南加州(洛杉磯),所以這篇文章以「美國西岸」13天自助旅行,所體驗到的各種食衣住行觀察趣事。
如果你希望未來到美西自助旅行,能好好打開眼界體會!那麼請繼續閱讀下去吧
在未出發旅行前,我自己對美國的「世界觀」,是一個地很大,每個人貌似很自由但卻自由的放縱(人人都能擁有槍枝)的城市!因此出發前,我很擔心治安這件事情,光事前訂Motel或旅店時,就要不斷的Check這間的位置是否不安全,以及在訂房網和google上的評鑑如何!實際在當地自助約兩週後,已經愛上加州的陽光和空氣,雖然天氣太乾到常不知不覺被電到。
這趟旅程我帶了《你說,寮國到底有什麼?》這本書,趁自己還醒著又沒事的時候翻翻看看
那時我在書上看到了一句話,是作家村上春樹的旅行哲學
「旅行如果一切順利,就不叫做旅行」
對,看到這句話完完全全同意!
然後下一秒我就馬上感受到村上先生的「旅行哲學」了,就是我的行李本來要飛到舊金山卻不小心被寄到奧斯丁啦!所以,自助和跟團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!
我其實很喜歡跟團聽導遊分享當地的文化和特色(雖然可能會不小心睡著),相較於自助旅行可以節省做功課和通車的時間。然而,自助旅行更能身歷其境地用雙腳走過每一條路,把自己當個當地人,或是一切主觀意識歸零的觀光客來體驗當地文化。
接下來我會以去美西自助旅行的這13天中,從 吃的、住的、街上看到的,及其他很「酷」的體驗心得跟大家做分享
【關於吃】
1. 主餐點一份兩人同食 剛 剛 好!大份量連大胃王男友都受不
大家都有去COSTCO用餐過吧?不論是大PIZZA還是沙拉….美國的一份主餐分量就是那麼多!除了速食店以外,基本上主餐份量都足夠兩人share一份,這可能也是我們兩個去完美國後,沒有變胖的原因哈哈哈哈哈哈。上圖是在洛杉磯LACMA美術館內的餐廳用餐,右下角薯條就是「一碗公」量!男友吃到胃脹氣…太扯啦!
來到舊金山「Pier39漁人碼頭」,一定會來吃著名的Boudin Bakery Cafe酸麵包,麵包裡面是很鮮很濃的蛤蠣濃湯,但那個麵包約有三個拳頭大啊!
此外,我們去奧克蘭的甲骨文球場(Oracle Arena)看勇士隊主場比賽!在美國的體育館可以飲食,更可以大口喝酒,裡面一堆攤位在賣啤酒!秉持著入境隨俗的心買了一杯,才發現這根本是台灣夜市的「好了啦!超大杯~」的啤酒!貼心的是球場內的椅子設有置杯架讓你放,根本是電影院規格。
2. 很愛酪梨!甚麼都可以問你要不要加酪梨
在做功課的時有研究到,LA的人注重健康和養身,因此在路上看到很多人慢跑、有24h健身房、MENU上的餐點標示熱量….等。而根據google得知裡面有超級多維生素、膳食纖維、能降低內臟脂肪等多功效,因此有超級食物之稱。
這是一家快餐店「WaBa Grill」,裡面販賣日式/中式料理為主,擺盤的很像便當,但事實上肉和飯也是兩倍的份量多!!!!點餐時店員問要不要加酪梨,印象要多加個2~3塊美金吧?想說酪梨很健康,就給他加下去!
結果酪梨根本多到滿出來哈哈哈哈哈哈
3. 美國的胡蘿蔔和台灣相比很小條
不同的國家,種出來的蔬菜品種各有差別。美國芹菜/茄子/黃瓜都比台灣大一號。然而,實際走訪舊金山渡輪大廈(Ferry Building)前的市集,才發現紅胡蘿蔔在市場看到的卻這麼小,一直以為胡蘿蔔是又肥又粗呢!
4. 不管點什麼餐,都會問你的名字
在美國吃飯都是要給小費的,小費的多寡依據你上的餐館等級而定。因此也造就他們的「小費文化」,去餐廳吃飯常常會有「特定」的服務生替你送菜包含結帳,所以你的小費就是要給他的,是他們的額外收入,因此買單的時候也只要坐在座位上等他來結帳就好。
在台灣可能只有星巴克在點飲料的時候,會在上面註記寫「戴小姐」類似這樣,但是這次去美國,即使是飯店內的小小咖啡店,或是吃Shack Shake等簡餐店的時候,櫃檯點餐人員都會問你的名字,然後在把它寫上去!這樣的好處是不容易拿到別人的東西。
問名字這項舉止對店員而言,一來是比較禮貌,二來對是他們認為亞裔臉孔都很相近,寫名字才能防止拿錯杯囉。
5. Sandwich也是漢堡的一種,不是你想像的一定要切成三角形
這次旅行的收穫是學到了不少生活單字,其中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美食!在點餐的時候,我們看著MENU照片思考:『為何明明一臉漢堡樣?跟我說這叫Sandwich?』經過多天我倆研究後發現
只要是「牛肉漢堡」都會叫Burger,牛以外的如雞或羊、都會叫Sandwich(但本質就是雞肉漢堡啦)
查了google才知道,三明治這詞起源於英國,它強調的是麵包中間夾東西的這種形式,裡面是雞肉,牛肉,還是火雞肉,蔬菜都可以是sandwich。但是在歐美人、特別是美國人的世界裡,“Sandwich”,“Burger”和“Hamburger”區別主要在肉,只有內夾絞肉 (Ground meat)做成的肉餅的Sandwich才能被稱為Burger,而只有內夾牛肉絞肉 (Ground beef)做成的肉餅的Burger才能叫做Hamburger…….(有興趣請看這篇)
嚴格來說Sandwich是比較廣義一點,像Subway也算Sandwich的一種,但因為它麵包較大如潛水艇(Submarine)所以才會叫Subway,所以不是全天下的的「三明治」都是叫三明治Sandwich囉!
關於住
1. 每張床又高又寬
這趟旅程我們大部分為了省錢都住美國的Motel,以及在大峽谷園區住小木屋,發現這些房間的共通點就是,床Hen高!印象中床墊大概到我膝蓋高度左右。而且明明是兩張單人床,卻能一張床睡兩個人也沒問題阿!
據說他們的床分很多層,從最底層的床架、Base到真正睡的床墊,全部加一加就真的很高。後來想想,也許是美國人的身型跟我們亞洲人差異較大,所以床也要跟著高和寬吧?
2. 拉斯維加斯雖然很夢幻,可是都是用$$$$$$$$$$堆出來的
雖然這樣說有一點苛刻,但這邊真的是一個「超級娛樂場所」的城市,用「紙醉金迷」這個成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。從落地到麥卡倫國際機場(如上圖,也就是拉斯維加斯的當地機場)那一刻開始,機場內就會有大大小小的賭博機台,密度大概跟台灣街坊的夾娃娃機差不多,果然又稱賭城不是叫假的!
至於為什麼會說用$$$堆起來的呢?因為這邊每一間飯店內都有賭場和娛樂設施,各個都非常豪華非常Fancy,住宿都需要支付Resort Fee(度假費),問題是沒用到你飯店什麼東西,就算想搭飯店的摩天輪也是要另外付錢的(頂多住宿有折扣)
此外,在拉斯維加斯住宿停車還有分兩種,通常你多付一點錢給飯店代客趴車,停車場就會比較近。反之,如果你要自己停車,停車場就會相對走比較遠但比較便宜。每天大包小包提行李,為了五斗米折腰只能走遠一點…
所以,建議要去拉斯維加斯玩的朋友,在那條主幹道大街(Strip)住個一天過境就好了,真心覺得可以住遠一點,然後停到fashion show mall有免費停車再逛街!
【關於街上看到的】
1. 美國派報都是用丟的?用放的?但舊金山和洛杉磯怎麼有差距
從美國電影得知他們派報都是用丟的,不曉得現在還是不是畢竟沒有親眼目睹,我們走到洛杉磯West Hollywood的民宅住戶區時,看到地上很多報紙直接捆個橡皮筋就結束,紙還微微泛黃。
後來到舊金山走到Inner Sunset社區附近,看到報紙也是放地上沒錯,但是外面多一層塑膠袋,瞬間覺得好奇妙阿這個文化差異!雖然多一層塑膠袋是比較不環保啦,不過起碼報紙不會髒。雖然內心很納悶,為何不直接放到郵筒裡,或家門口底下就好了呢?
據當地居民指出,包不包塑膠袋,是因地區氣候而不同。因為南加州很少下雨,所以報紙通常沒有包上塑膠袋。南加洲冬天時,有時會看到包塑膠袋的。所以這不是文化差異,單純是氣候關係。
2. 如何分辨別是流浪漢?請看他的腳,以及手上是否有杯子
我覺得美國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,雖然舊金山和洛杉磯都有很令人嚮往的一面,但常常只是隔一條街,就看到很多流浪漢聚集!有一種富裕vs貧窮極大的感觸,也感覺當地人對流浪漢已見怪不怪。
像是我們在舊金山搭BART到奧克蘭,同個車廂就會有流浪漢直接跨坐坐位,並且腳伸到扶手上大聲唱歌,附近的人都異常冷靜(還是大家都是裝的?)後來車子開到到NBA金州勇士隊的主場-甲骨文球場那一站下車時,有一個女生當眾脫褲子尿尿…
Well其實我看得出來她尿很急,但可以不要這樣子嚇屎我好嗎
這也顯現出美國的流浪漢是滿自我的,而且多半因為長期嗑藥吸毒,而導致精神有點問題也很難與社會接軌了。
對比台灣的流浪漢總是坐在路邊安靜乞討,美國的流浪漢是會到處走動,拿著杯子,伸手向遊客要錢,通常他們會拿著漢堡王中杯或大杯可樂的大小。此外,他們通常沒穿鞋,腳後跟有很多磨損老皮。
當然美國流浪漢的乞討形式有很多種,我們還有遇過說自己要去哪邊開會而沒錢,可否借多少美金之類的,想想這好像跟台灣有些詐騙集團不謀而合阿(苦笑)
若對流浪漢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們(?)可以看看這篇討論>連結
【其它很酷的】
1.拿到新鈔會用”揉”的
在台灣人拿到新鈔,會在數錢時怕黏在一起,會沾口水阿,或是凹一凹變成扇子狀的方式在數。然而我們在美國大峽谷內的餐廳結帳時,當時給了五張還八張$1塊錢美金,結果令人驚訝的是…
店員數鈔的方式,居然是用揉的!當他們揉完數完鈔票後,又會攤平再放進去,超酷的!
2. 在地鐵站內有「請勿塗鴉」禁止標誌
在公眾場合看到禁止飲食,禁止吸菸等標示很正常,但是在美國的地鐵站都會看到”NO GRAFFITI”禁止塗鴉的標誌,不太確定東岸是不是也有這個標示?但也顯現出,美國這個自由的民族對於街頭塗鴉很有熱忱。
在LA的Abbot Kinney Boulevard常看到許多店家外面都有塗鴉,非常喜歡這種風格,而在West Hollywood那一帶也有許多塗鴉藝術牆,不僅吸睛,更能讓人不知不覺就逗留在附近拍照留念!
美國是一個族群融合的文化融爐,與我們最常接觸的亞洲文化有很大的不同。這於第一次去加州的我,用13天五感全開地觀察體驗,不論從生活、飲食、接到等等,都有許多有趣,及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。如:大部分美國人都很熱情,且不吝稱讚誇獎他人的好。希望以上的分享,對於欲前往舊金山/洛杉磯/拉斯維加斯旅遊的朋友會有幫助!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不吝嗇按下下方的「拍手」鍵,給我一點掌聲喔^_^
未來關於更多生活/婚後趣事分享,歡迎到Instagram(連結)追蹤